从纠缠的家庭关系中走出来
当你的孩子很小的时候,也许他因为想要一件什么东西而又哭又闹,这时候也许你会打个岔,赶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孩子一旦被新的东西吸引住,就不再哭闹了。有时候这一招很灵,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很小的孩子,他们一旦关注了新玩意儿,就再也不去想前面他想要的东西了。有时候这一招又不灵,孩子被新的玩意儿吸引了一会儿,但还是忘不了之前想要的东西,时不时地就要再哭闹一回,也许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让他真正地转移注意力。
转移注意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当一个人郁闷、伤心、紧张或者孤独的时候,都会使用这种方法。有的人把旅行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,离开原来的地方,离开熟悉的环境,在新的地方开拓视野,寻找灵感。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,孟母三迁就是离开不利环境,寻找新环境的方法。有人说转移注意力或者离开原来的环境都没有用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但是如果你转移得恰到好处,离开得恰逢其时,或许会有用。
然而在家庭关系中,人们很难转移注意力,也很难离开。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焦点,每个家庭成员都有难以割舍的牵绊。家庭成员总是执着于自己那些固定的“脚本”,离不开,走不了,逃不掉,这个脚本就是家庭既有的互动模式。人们可以搬家,却很难搬离这个模式。有些家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和节奏,吵一吵,停一停,身心都疲惫不堪。
因和果
在家庭关系中,人们很难改变的原因在于他们受到关系的束缚。家庭成员往往觉得没有选择的余地。首先,一个人想改变,但是改变的效果取决于别人是否配合。其次,一个人也许明白应该怎么做,但是却不具备这么做的条件,因为别人没有为他创造这样的条件,不允许他这么做。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家庭矛盾中无法改变自己,或者无法改变现状的理由,也就是说,他们有一种行动上的“身不由己”的感觉。
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心理咨询师对家长说:你一定要先改变自身。殊不知,这样的建议是有风险的。当一个人不具备改变的条件而生搬硬套地去改变时,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。比如你对一个妈妈说:“你太唠叨了,一定要减少唠叨”,这种建议对妈妈几乎是没有用,因为让她唠叨的那个对象还在,这就反而有可能造成妈妈内心深处的压力和焦虑不断增加,不断积累,最终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破坏性。
我们不能脱离了家庭关系来单独地看待妈妈的唠叨。父母和孩子之间常见的模式是:你越不听话我越要管你;你越管我,我越不听话。有时候,我们简单地把孩子的不听话叫做逆反心理,但是逆反心理是存在于其他的心理现象之上的,比如压力,比如缺乏自制力。为什么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缺乏自制力,那是因为过多外在干预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管理能力。那家长为什么要过多干预呢?因为孩子不自觉呀!孩子为什么不自觉?因为家长干预太多了。看看,没完没了。。。。。。
到底哪个是因?哪个是果?说不清。
我们把家长的某种管教行为用字母B来表示,B是behavior(行为)的首字母。如果我们问他,你为什么这么做?家长会说,因为孩子做了错事。我们用A来代表孩子的做的错事,A是Antecedent(前置事件)的首字母。你会发现,每一个B都对应着一个A。而且家长们认为,如果B解决不了问题,那是因为力度不够,所以他们下一次就会强化这个B行为。久而久之,A和B就会陷入无解的循环,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出来一个C (Consequence,后果)。这个C通常表现为孩子或者家长的心理问题。
所以,在这个ABC里面,你单单让A改变或者让B改变都没有用,因为A和B是分不清因果的,而且是在长期的互动模式中形成的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重新寻找方向,只有当问题的方向出现转折,问题才能得到解决。我们先来看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:由于不满儿子写作业拖拖拉拉(A),一个妈妈总是要亲自监督儿子写作业(B),这引起了儿子越来越强的抵触情绪(C)。妈妈觉得她没有别的办法,必须监督儿子写作业,直到有一天儿子在学校体育课上扭伤了手腕,于是一个作业的问题让位给了一个身体健康的问题(我们标记为D,diversion转移),妈妈不再要求儿子写作业了,这个作业的问题不存在了。
这个问题的暂时解决是以其他问题(身体健康)为代价的。实际上很多家庭里问题的暂时解决是由于一个意外的D的出现。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,有的人为了避免家庭矛盾而故意不回家,都是为了制造一个D。很多家庭里亲子矛盾的暂时消停是因为孩子住校了,暂时离开家了。有些家长说话不顶用的时候就动手打人,打人也是一种不同于说话的行为(D),确实能暂时解决问题,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。家长们的目标是寻找一个能够有效、持续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这个方法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改变互动模式。
需求和资源
如果一个孩子坐在那里一直在看故事书,家长想让他停下来,会怎么说?“别看了,休息一下眼睛。”在看故事书与休息眼睛之间很多孩子会选择看书,因为“休息”比较乏味。如果是在读课本与休息之间选择,很多孩子会选择休息,因为课本更加乏味。孩子们总是愿意去做那些更符合他们的需求(而不是家长的需求)的事情。玩游戏的孩子很难停下来,就在于家长很难找到比玩游戏更有趣的事情,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。
有时候,家长需要发挥一些创造力,给孩子创造需求,也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事情。为了让孩子停止看故事书,家长可以说:你把这个故事看完,然后给我讲一个故事,讲一讲你从书里看过的故事。这样就把一个阅读行为转化成了一个表达行为,让孩子眼睛获得休息。从价值的角度来将,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。如果你的孩子沉溺于游戏,你需要考虑的是游戏带来了哪些价值,又有什么欠缺。玩游戏的孩子面对的绝不是只有“游戏”和“功课”两种选择。你可以拓展孩子和游戏相关的兴趣和能力,比如说动漫美术、音乐、时装、设计、观察力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等等。你可以为孩子创造同样有趣的替代性选择,比如参加竞赛、加入兴趣小组等。你可以主动地去弥补游戏所不能满足的孩子的需求,比如说全家人的娱乐时间、结交现实中的朋友、在生活中与别人合作、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以及金钱等等。
对于那些总是要求家长买这买那的孩子,家长们的选择也不是只有“买”或者“不买”。如果孩子买一件东西只是为了获得感,家长可以考虑还有哪些东西、事情或者是行为可以满足获得感;如果孩子买东西是为了攀比,家长可以考虑如何帮助孩子在其他方面(比如学习、体育)把别人比下去。如果孩子要的东西既有实际的需求又有很多负面影响,例如手机,那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这件东西的时间和规则(有限制的使用)。如果孩子想买的东西很多,家长可以每个月给孩子定额的零花钱,让他自己去支配。
有些家长很怕孩子提要求。他们的固有反应模式是认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。但是,为什么不去考虑一下,孩子提出的要求到底有多么不合理?里面有没有合理的成分?是不是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跟孩子谈判,同时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?只要不是涉及到底线的问题,如果拒绝的难度非常之大,妥协未尝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。当孩子愿意跟家长提要求的时候,他们的要求其实就变成了家长的资源。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能力,就是家长的资源,很多家长误用了这个资源,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。不了解,你就去问啊,就去谈啊。
一起成长
个人成长是贯穿一生的过程,如果一个人在家庭关系中总是出现问题,那就说明他至少在家庭关系里还有成长的空间。如果类似问题反复出现,一个人总是用类似的方式去应对反复出现的问题,而这些应对方式总是造成相似的后果,那就说明这个人的某些行为模式是无效的。
一个妈妈做事情总是犹豫不决,每一次关于孩子的事情都要爸爸去做决定,然而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,她又会去埋怨爸爸。一个父亲做事情总是要做到极致,因此他要求孩子任何事都必须做到最好,成绩必须是班级前5名,卧室必须收拾得整整齐齐,吃饭不能发出声音,衣服不能有任何污点。一个男孩子不断地挑战父母的忍耐力,刚刚挨过打没几天就又去“挑事”,他反复地引爆家庭战争。一个女孩儿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,甚至在考试的时候无法做完全部的题目,爸爸妈妈又说又打,却怎么都不管用。一个中学生总是和学校的老师闹得很僵,以至于已经转了几次学,但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。所有这些,都和行为模式有关。
有些行为模式很难觉察。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埋怨或者建议的时候他会本能地反驳:“我才不是这样的!我哪里有这样!”一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,是完美的。既然自己是完美的,那么自己就一定要赢!这些人在家庭关系里做事情的风格通常是非常强硬,他们甚至把工作中的行为模式迁移到家庭关系中来,他们认为既然在工作上取得成功,那么在家庭关系里同样会取得成功。然而家庭的现实常常让他们很尴尬。
模式总是与熟悉的环境有关,很多人的行为模式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。一些成年人离开了家乡在外地成家立业,过着独立的生活,甚至已经为人父母,但是一旦回到故乡父母的家里,就又会变回了以前的那个孩子。比如有的人在父母面前永远抬不起头,有的人永远没办法跟父母讲出真心话。这些人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常常受到自己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影响。
为了从那些无效的陈旧模式中走出来,家长需要去发现和自己和孩子之间的陌生感,也就是说,承认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(正如同很多家长的一声感慨:孩子跟以前不一样了!)。孩子的想法和行为,家长需要花时间去了解,必要的时候要通过谈判的方式去和孩子一起探索。因为当孩子跟家长谈判时,他们未必总是提一些物质条件,他们提出的条件有可能是让家长做出改变。如果孩子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孩子了,家长也只能不再做以前的那个家长。
-
颜浓心理"父母加油站60天赋能计划"开始招募
넶63 2021-06-10 -
从纠缠的家庭关系中走出来
넶253 2020-10-22 -
怎样让厌恶考试的学生喜欢上考试?
넶407 2020-04-05 -
“听话”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吗?
넶322 2020-04-04